穿越之两世 第65节(2/2)
穿越之两世穿越之两世 第65节
&esp;&esp;“回娘娘的话,陛下无事。”
&esp;&esp;第二句就是,“那就好,吓死我了!宝珠怎么样?”
&esp;&esp;“福宁公主也安好。”
&esp;&esp;那江皇后就彻底放心了。
&esp;&esp;只是一时半刻的外头的人不能进宫,谢嵘也是如此。
&esp;&esp;外头已经戒严,各处都在抓人,公主府内食物充足,不用怕饿着,谢嵘把那个沈公公交了出去,其余的隐藏在下人中的探子全都被她杀了,也没几个。
&esp;&esp;谢嵘第二日就接到了让她进宫的圣旨,然后她就打扮了一番去了。
&esp;&esp;她见到了丰庆帝,不同于之前的装病,丰庆帝现在看起来也不怎么样,他老态尽显,神情疲惫。
&esp;&esp;再如何也是父子相残,丰庆帝没有胜利的喜悦,只有被儿子背叛的愤怒和哀伤。
&esp;&esp;然后谢嵘才知道太子死了,他眼见事情败露,于是自刎在丰庆帝面前,是丰庆帝压下了这个消息。
&esp;&esp;谢嵘能如何?只能安慰丰庆帝,是太子糊涂。
&esp;&esp;丰庆帝老泪纵横。
&esp;&esp;谢嵘看着丰庆帝的模样,忍不住嘴快,“父皇,您不要立太子了!”
&esp;&esp;丰庆帝看向女儿,“莫要胡说。”
&esp;&esp;继承人不能不立,否则朝/堂不安。
&esp;&esp;谢嵘道,“女儿的意思是您不要公开,你想要谁将来继位,不要告诉任何人,只写下圣旨放好,就放在上朝时人人能见的大梁上,谁是太子,到时候就知道。”
&esp;&esp;辫子朝廷的秘密立储,对稳固皇权来讲,确实是一个大发明。
&esp;&esp;丰庆帝眨眨眼,若有所思,最后让谢嵘去看江皇后。
&esp;&esp;皇后拉着她絮叨了半天,还不忘向女儿炫耀她爬梯的速度,那可真是,蹭蹭蹭就上去了。
&esp;&esp;回到公主府,谢嵘吩咐下去,“大家都安分些,不要给我惹事。”
&esp;&esp;事情没完呢,现在才开始。
&esp;&esp;附庸太子的人得清算,参与的人得抓捕诛杀,太子的死讯得慢慢放出来,还有很多事呢。
&esp;&esp;果然,京城好几家被抄家锁拿,宁安的夫家也被下了大狱,康平的夫家倒是没事。
&esp;&esp;哦,凌锐的老爹死了,在那天晚上被反贼杀了。
&esp;&esp;其实是这个老头不经事,见人拍门要闯进来,他慌的就想投降,凌锐早知道他爹是什么性子,安排了人只吩咐一件事,“老爷若是闭门不出就随他,若是要降于贼人,就……让他给陛下尽忠。”
&esp;&esp;不能让这个死老头再害自己一回。
&esp;&esp;后来凌老爷乱着要投降的时候凌锐留下的人就让他尽忠了,一切都推在反贼头上。
&esp;&esp;凌锐现在正忙着,只能让老爹的棺材搁着,现在京里大批量死人,丧事都来不及办呢。
&esp;&esp;太子的死讯是大半个月后出来的,丰庆帝虽然难受痛苦,却没给太子留面子,定太子谋逆之罪。
&esp;&esp;大清洗也进行的如火如荼。
&esp;&esp;京城每天都在往外流放人口,因为流放的都是曾经的世家高门,所以也有人在帮着捞人。
&esp;&esp;宁安的夫家也是全家流放,宁安一个都没捞,只护住了自己生的两个孩子,婆婆给她磕头,求她救一下家里最小的几个孩子,不要荣华富贵,给口吃的就行,宁安也没理会,她根本就闭门不出。
&esp;&esp;宁安快吓死了,丰庆帝见都没见她,赐死了宁安的母妃。
&esp;&esp;宁安惶惶不可终日,哪里管得到别人。
&esp;&esp;太子已死,他的妻儿也不能待在东宫,丰庆帝在宫外给了个宅子,封太子的长子为郡王,太子的女人和孩子们都搬了过去,不能出府门,基本算是被软禁了。
&esp;&esp;扰攘到入冬,这一切才慢慢安稳下来,京城已经恢复了繁华。
&esp;&esp;凌锐也开始丁忧了。
&esp;&esp;但他在谢嵘面前喝酒吃肉毫不顾忌。
&esp;&esp;谢嵘把橘皮扔进火盆,“好歹注意些,被人知道了不好。”
&esp;&esp;凌锐道,“他不配!”
&esp;&esp;上辈子害死了他,这辈子差点又要被他害死,凌锐觉得自己还能给他一个坟墓就不错了。
&esp;&esp;谢嵘对凌老爷也全无好感,他儿子在累死累活平叛,他在后头差点降于反贼,真要是被他做了出来,凌锐的功劳全没了,谢嵘也会被他搞的灰头土脸。
&esp;&esp;朝臣们也在催着丰庆帝再立太子,国不可无储君。
&esp;&esp;没有太子,那些挤不进权利门槛的人怎么办?
&esp;&esp;丰庆帝苍老的目光扫视群臣,这些人,迫不及待的想从立储中获得利益。
&esp;&esp;太子一系从权利架构中退下,就有人会填补上来,但是他们还想要更多,只要定下储位,就给了他们一个未来利益分配的明确目标。
&esp;&esp;看来看去,居然还是宝珠的提议最好,断了他们朝三暮四的念头!
&esp;&esp;丰庆帝在朝堂上提出了秘密立储,朝臣们全都哑了。
&esp;&esp;没办法反驳,你们要储君,我给了,但储君的作用是在老子死后上台,现在我还在,储君要来何用?
&esp;&esp;提前培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