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笼 第58节(2/2)
仙笼仙笼 第58节
&esp;&esp;余列若是能够炼制出降兽丸,他就可以将适用于药丸的禽兽们,收纳为宠兽使用。
&esp;&esp;而且佘堂主给的这本书,上面虽然没有黑水镇藏书阁的标记,但是有着道庭书籍的龙气认证,无有一字一句的缺失,质量应是可以保证。
&esp;&esp;“此方倒也算是价值不低的丹方了!看来那佘双白,的确只是在收买人心。”
&esp;&esp;看在丹书的份上,余列点着头,目中露出满意之色,原谅了佘双白的跋扈行为。
&esp;&esp;紧接着,他看向自己身前掩着嘴的黑八哥。
&esp;&esp;余列摩挲着自己的下巴:“这只八哥,确实是灵性不俗,看来多半是那佘双白口中的‘赤目寒皋(gao,读音同‘高’)了。”
&esp;&esp;赤目寒皋者,正是《血养降兽丹术》中所记录的一种适用鸟兽,其乃是一种灵鸟!
&esp;&esp;此鸟乃是一种灵鸦和一种八哥杂交而生,是个杂种。
&esp;&esp;其两眼通红,能够看破鬼物、迷障、虚幻,有洞幽见祸之能,而且它其貌不扬的,极其擅长隐匿,若是能够降服,是充当道人宠兽中哨兵一职的好角。
&esp;&esp;只不过,余列的这只赤目寒皋,其已经是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了,身上半点乌鸦的样子都没有,纯粹像是八哥了。
&esp;&esp;它眼睛也只是暗红暗红,而非赤红,更别说是金红色了。
&esp;&esp;最多它的灵性比一般的鸟雀要足,勉强算是妖鸟凶兽中的底层一流。
&esp;&esp;余列打开鸟笼,示意八哥跳出来,落到他的肩膀上。
&esp;&esp;八哥言听计从,一字不吭的,恭恭敬敬落在了余列的肩膀上。
&esp;&esp;它随即目不斜视,呆若木鸡般。
&esp;&esp;经过近半年的豢养,八哥早就认了命了,丝毫不敢怠慢余列的任何吩咐。
&esp;&esp;余列轻叹,对着八哥说:“没想到当初压根没人买的你,居然还是一只灵鸟。”
&esp;&esp;言语着,余列的话声中满是庆幸,幸好当初卖不出去,以及半年以来,这小家伙也足够硬气,没有被他试药给试的挂掉。
&esp;&esp;思索着,余列顺手从血蛤肚中掏出了一点强血丸粉末,喂给八哥,开始主动和对方搞好关系。
&esp;&esp;八哥闻见味儿,试探了一下,见是给自己的,当即一口闷下。
&esp;&esp;余列继续的翻阅丹书,琢磨其中的内容。
&esp;&esp;下一刻,啪的!
&esp;&esp;一只肥鸟从余列的肩膀上掉下,狠狠的砸在了地上。
&esp;&esp;它艰难的爬着,晕乎乎打滚,还乱吹口哨,一点都不怕余列了。
&esp;&esp;“哔哔、老爷!大爷!我是你大爷!”
&esp;&esp;余列额头闪过黑线似的,他看了几眼八哥,眉毛微挑:
&esp;&esp;“糟糕,忘了告诉这家伙,强血丸得含服!”
&esp;&esp;好在他给的只是粉末,并不多。
&esp;&esp;否则的话,这家伙的血气躁动起来,它能热得把自个浑身的毛儿,一根不剩的拔掉。
&esp;&esp;第75章 性命要紧
&esp;&esp;当天夜里,余列在静室中好好的琢磨了那佘双白的话,确定对方哄骗自己的可能性极小,便开始盘算着自己能够做的准备。
&esp;&esp;一并的,他研习了大半夜的降兽丸,在记下炼制药丸所需要的材料后,方才歇息。
&esp;&esp;翌日清晨,余列便离开了毒口,他先是回到了自己在镇子中的私人住所,取了点东西,然后就径直的往一个地方走去。
&esp;&esp;这地方不是镇子中的商铺、器院等买东西的地方,也不是鬼街,鬼街得夜里才开门。
&esp;&esp;不一会儿,两头石鹤出现在余列的眼中,他朝着石鹤拱手之后,便踏入到了藏书阁之中。
&esp;&esp;在成为了中位道童之后,藏书阁的一二层,便对余列免费开放了。
&esp;&esp;而余列此番前来,不是来藏书阁中兑换功法的,是为了借助藏书阁一二层中各种书籍,帮助自己查漏补缺,以及看看有没有关于“大点兵”一事的记载。
&esp;&esp;一二层的道童人数不少,并且余列还看到了几个脸熟的人,不过藏书阁中禁止喧哗,大家都只是点点头,就自行的穿梭在书架之间。
&esp;&esp;从清晨,一直到傍晚。
&esp;&esp;余列待在了藏书阁中,一整个白天都没有回家修炼。
&esp;&esp;但是他坐在一张木桌的角落处,面上露出恍然之色,依旧是一副大有收获、神采奕奕的样子。
&esp;&esp;余列正摩挲着手中的一方书皮,此书名为《黑水镇一十八年来见闻录》,摆放在游记见闻类的书籍当中的,其样式古朴老旧,不知是哪一年就放上去了。
&esp;&esp;今日在藏书阁的一二层中,余列翻找了大半天,就属他手中这本书的内容颇是有趣。
&esp;&esp;其记录了镇子中某位道童,十八年的见闻,其涉及镇子的各种描述,虽然多是隐晦,不敢透露太多,但是余列依旧能够从字里行间中,得到不少的讯息。
&esp;&esp;譬如那佘双白没有详细说明的“大点兵”一事,按照作者隐晦的指点,此事的关键之处,并不在于要完成采药、采矿等任务。
&esp;&esp;因为镇子的方圆千里之内,早就已经被附近几个镇子的道徒、道吏等人,探查得一清二楚!
&esp;&esp;道童们所谓的惊险之地、死地,很可能道徒们不仅知晓,而且是故意留下,甚至是特意制造出来的。
&esp;&esp;当然了,有关于这一点,书籍的作者也只是猜测,胡乱评论了一句,让观者自行判断谬误。